特朗普将全部鱼饲料倒进鱼塘,表情抢镜。
特朗普在喂了几勺饲料后,将余下的鱼饲料一次性全部倒进鱼塘。
特朗普与安倍各拿着一盒子鱼饲料,特朗普一勺勺往鱼塘撒。鱼塘的锦鲤很快汇集。
韩国《中央日报》10月30日报道,中国警方发现7名派遣至北京的朝鲜特工,其中2名被以企图谋杀金正恩侄儿金韩松之嫌逮捕。一名熟悉朝鲜事务的人士表示,22岁的金韩松是2017年稍早在马来西亚遇刺的金正男的儿子。
【无齿邮票】其次便是无齿邮票,尽管邮票的制作并没有多么复杂,但是任何一个细节上的差错,或者是任何一个齿孔的不同,都可能会造成两者价格的天壤之别,一般来说,无齿邮票的价值要远远高于普通邮票。不过正是因为无齿邮票的珍贵,有些人开始使用一些非正当的手段,将正常印刷的邮票通过裁剪等方式使其变成无齿邮票,这一点集邮人可要注意喽。(图为“梅兰芳舞台艺术”无齿邮票八枚全)
【错版邮票】随着“英属圭亚那一份分洋红”所拍出的价格再次刷新邮票拍卖的世界纪录,邮品市场的热度也是有增无减,不管是集邮界人士还是投资者,纷纷向邮票收藏抛出了橄榄枝。那么当我们在生活中收藏邮票的时候,你知道什么邮票增值潜力最大吗?首先便是错版邮票,按印制工艺的不同阶段区分,有的在设计图出错,有的在制版出错,有的在印制过程中出错。“黄色三先令”与毛里求斯邮票都是错版邮票的例子。
【毛里求斯邮票】另一项记录是1993年以400万美元(约合2652万人民币)成交的为同一件邮寄品而贴的两张毛里求斯,创下了集邮界最高邮票价格记录。制造这枚邮票的是一位手表制造工人伯纳特,他受命仿照当时英国邮票图案刻制,连日赶制,结果出了大错,把“Post Paid”误刻为“Post Office”,每当人们提起这套邮票,谈到它们之所以珍贵,总离不开“设计错误”这个永恒话题。如今,两项纪录都已被“英属圭亚那”邮票打破。
【黄色三先令】在此之前,邮票拍卖价格世界最高纪录有两项,一项是1996年以220万美元(约合1458万人民币)卖出的“黄色三先令”,是瑞典1855年印刷的错版的三先令邮票,这一面值邮票当时应为绿色,而黄色是8先令邮票的颜色,目前存世仅一枚。“黄色三先令”自1996年以来易主至少一次,尚不清楚眼下由谁持有。
【缘何重新拍卖】“英属圭亚那”邮票的再度问世也是因为其第三位拥有者约翰·杜邦,他曾因患重度精神疾病,枪杀了曾经帮助过他的美国奥林匹克运动员、奥运会摔跤冠军戴夫·舒尔茨,出于极度的愧疚与自责,约翰·杜邦在自己的遗书中写道,将邮票重新进行拍卖,所得款项全部用于欧亚太平洋野生动物的保护。正是这样的决定造就了今天的世界邮票传奇。
【几经易主的邮票】两分钟内创下邮票拍卖世界最高价格,“英属圭亚那”邮票在创造传奇之前,曾几经易主,它的第一位拥有者是12岁的苏格兰男孩,在叔叔的文件中发现了它。之后被当时欧洲最富有的菲力·冯·法莱利伯爵以重金购入,成为它的第二位拥有者。它的第三位拥有者是美国百万富翁约翰·杜邦,于1980年以将近100万美元的价格在纽约购入,那是“英属圭亚那”邮票在苏富比巡展前的最后一次公开亮相。
“英属圭亚那一分洋红”邮票是用黑色墨水在洋红纸上印制而成的,上面印制了一艘三桅帆船的图案,此外它的上面还有拉丁文书写的这一殖民地格言:“我们给予,期望回报。”邮票长度为3.2厘米、宽度为2.5厘米,仅以重量与尺寸计算也绝对是当今世上最昂贵的,并且传世仅一枚。
【传世仅一枚的“应急邮票”】“英属圭亚那洋红”邮票面值1分,底色洋红,黑色图案,而且被人剪去了四个角,四角形变成了八角形,是一张“残疾”的珍贵邮票。1856年,暴风雨导致了英国运往英属圭亚那的邮票延误,邮局面临无邮票可用的危机,价值950万美元的这枚邮票,就是在此次危机中紧急加印的若干种面值中的一枚。
拍卖公司苏富比表示,这枚邮票的起价就高达450万美元(约合2978万元人民币),拍卖开始仅仅两分钟,就被一名买家通过电话的方式以950万美元的高价拍下。从1856年到2014年,从一美分到950万美元,158年间“英属圭亚那洋红”升值5亿倍。甚至在集邮界人士看来,如果市场行情好的话,此次拍价突破一亿元人民币都是很有可能的。
知道全球最贵的邮票是哪张吗?2014年6月17日,在香港的苏富比拍卖会上,一枚发行于1856年的“英属圭亚那一分洋红”邮票拍出了950万美元的高价(约合6288万元人民币),虽然价格接近此前价值预估区的下限,但是依然创下了邮票拍卖的世界纪录。这枚史上最贵的邮票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呢?本期Pic Stories就来带大家看看这其中的故事。
FIFA年度最佳颁奖典礼,C罗当选年度最佳球员。他在台上霸气发表获奖感言,手捧奖杯献上深情一吻。
去年,李佳带上妈妈去拍了艺术照,想在妈妈的生命中留下一张最美丽的照片。照片上的画面仿佛回到小时候的某个午后:妈妈笑得眯起眼睛,李佳像个小孩子一样,依偎在她身边,像是做了个美梦
随着母亲的病越来越严重,渐渐地失去自理能力,加上继父是残疾人,年纪也大了,李佳不想把母亲送到养老院,毅然辞职回家照顾老人,这个决定也得到了丈夫的理解与支持。初秋的重庆有点冷,偶尔太阳出来的时候,李佳就扶着母亲到小区里散步,和邻居聊天。每隔一段时间,李佳还要带妈妈去楼下理疗店按摩。全家人有空的时候,李佳会带着母亲去自驾游,去她没有去过的地方。随着时间推移,母亲慢慢地什么记忆都没有,甚至像小孩一样懵懂无知,忘记啮嚼和吞咽,到后期大小便失禁、失去了行走能力,如果没人专门照顾,走失了很容易有生命危险。“我不怕,我要陪伴她,因为这是我妈。”
时间退回到1976年,在沙坪坝勤俭纸箱厂上班的李治碧在高庙村车站捡到一个“巴掌大”女婴,刚刚失去双胞胎女儿的她,无法对这个小生命视而不见,便把她抱回家抚养,取名李佳。从李佳记事起,母亲给她的印象都是“说话温柔,即使是做错事,都是轻言细语讲道理”。后来,离了婚的李治碧选择独自抚养女儿,还要照顾年迈的妈妈。那时候,祖孙三人住在上肖家湾的一处老房子里,房子不大,但很温馨。平时李治碧回家七八点钟,一到家经常是从兜里变戏法似地掏出一颗糖,后来才知道,那是工友给妈妈的。每年春节,三个人的团年饭,母亲张罗一桌饭菜,总是大块大块把肉夹给她和外婆,自己却半天不动筷子。有一天放学,无意中听见母亲和外婆说起自己的身世,感觉天一下子塌了。那天晚上,母亲把她叫进里屋,慈爱而小心地说出了事情的真相,并且说,不管你的亲生父母是谁,你依然是妈妈的女儿,妈妈永远爱你。
国庆节后一个普通早晨。李治碧坐在客厅轮椅上,看着电视傻傻地笑。李佳在旁边不时逗她,打着手语喊:“妈妈,是我,佳佳。”李治碧抬起头看着女儿依然傻笑,把头扭到一边自言自语说:“看电视”,没几分钟开始打瞌睡。每天早晨,伺候穿衣洗漱吃饭,李佳会扶着母亲坐在轮椅上,和她“聊天”,试图唤起母亲的回忆。这样的日子,持续了8年。2008年起,母亲的记忆力越来越差。有一次李佳回去时,看母亲坐在那里,不再谈往事,只对她傻傻地笑,笑得她泪流满面……那个下午,李佳觉得烦闷。但她慢慢想明白了,病魔夺走她在母亲脑海里的片断,却摧毁不了母亲的爱。要让妈妈记住自己,李佳开始为此而努力。
故事的主人公叫李治碧今年78岁,女儿李佳今年41岁。她们住在九龙坡区华岩镇华福路一个小区里,两家相距“一碗汤”的距离。她俩是一对特殊的母女。2009年,母亲患了阿尔茨海默症,就是人们常说的“老年痴呆”,李佳辞职带着丈夫住到母亲身边,像小时候母亲对她一样,抱着她散步、为她理发、给她喂饭……李佳说,妈妈只是回归了孩子般单纯状态。她还说,这是上天给她回报妈妈的机会——当年,妈妈从车站把她抱回家,现在她要陪着妈妈慢慢变老。